紫石投资董事长张超在逃数月下属称度假涉嫌内幕交易
【《财经》(博客,微博)综合报道】
2011年,阳光私募基金“紫石一期”以全年35.98%的高收益率一度惊艳整个基金业,作为该私募管理人上海紫石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紫石投资”)的董事长,张超曾经是何等的风光。然而,如今张超或已成为阳光私募涉案在逃“第一人”。据中国广播网报道,7月3日,紫石投资市场总监邓晶称:“张超是去美国学习、度假,并非逃跑。”
在逃数月案由或为内幕交易
据华商报报道,一位知情人士透露,“去年证监会就开始对他进行调查,发现他管理的产品交易记录和某公募基金公司是高度重合的,涉嫌内幕交易。”张超目前已经滞留美国数月不归,其妻子为某券商销售人员,也已被警方调查,或有涉案嫌疑。
一直顺风顺水且游离于监管之外的阳光私募,近些年来越发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。去年12月,证监会通报的几次违法违规案件中,也首次涉及阳光私募基金操纵市场等事件。
业绩昙花一现客户大呼“受伤”
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张超因其去年管理的产品“紫石一期”骄人的业绩异军突起,以黑马之势引发外界关注。
2011年上半年,张超管理的“紫石一期”以43.48%的收益率排名所有阳光私募产品的第一名,也是基金全行业的冠军。当年全年,该产品也以35.98%的收益率占据结构化产品业绩头名位置。
而尝到甜头后,张超继续以投资经理的身份于去年下半年连发“紫石超越”和“紫石超盈”两只产品,但颓势骤显,业绩判若两人,最大跌幅超过三成,远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在紫石投资的网站上,“紫石超越”和“紫石超盈”更新到6月22日的产品单位净值分别为0.7459元和0.705元。
“业绩一落千丈,投资人又销声匿迹,已经有客户上门来闹过好几次了。”上海一家券商营业部人士反映。有报道称,张超于1978年出生,天津大学计算机学士,开户于1998年,擅长用计算机构建软件模型,进行数量化投资。2004年以30万元的本金在股市获得数百倍回报,并于2007年成立紫石投资,注册资金1200万元,并于2010年末发行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。
但据华商报报道,从相关渠道获取到的信息显示,张超仅为高中学历,其对外宣称的个人信息真实性存疑。